当前位置:

二维码和RFID识别技术助食品安全溯源?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09-01 | 1770 次浏览 | 分享到:
  食品溯源这个话题或许给人感觉有些炒老,但这却是一个关乎民生稳定的重要问题。或许此时重新搬出来讨论已为时过晚,只是面对这让人谈虎色变的食品安全却是个受人关注的话题。此前,业界一直在讨论说采用二维码和RFID技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追溯,那它们又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解决的呢?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二维码和RFID引入国内不过数年的时间。说到真正能够起到追溯作用的其实是整个产业链的完善过程。而二维码和RFID在这其中的作用只是帮助农户、收购商、生产厂商及销售供应商等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感性认知二维码、RFID
  论技术,二维码的核心技术在日本和美国,RFID也不过是中国近几年才刚刚着手投入精力而推行的。从这些方面来讲,目前物联网业界厂商所采用的更多是引进和融合,将他人的技术转化为自有产品中某个可用节点,进行推广和宣传。如果大众将此类行为理解是为利益而迎合市场,想来也不为过。
  自然,这样的想法不一定只局限于广大群众之中。有不少厂商也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跟随潮流的脚步前进,用一个最不恰当的说法:“犹如漫天飞蝗扑过,满目疮痍不可视之。”。对广大农民来讲,每当有企业高举食品安全溯源大旗推荐产品时,谁又会去想这些所谓的监测产品真的适用于当前地区的农民朋友们呢?
  可能有不少人对于上述观点表示否定。甚至愤慨。假设把你换成当前场景中的厂商销售人员,你是否也会真的去考虑下农民的辛勤呢?虽然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业界只是少数,但是结果却不言而喻。
  这样的做法其实在很多人看来,真的是一种被利益所驱使的感性表现。当你站在利益面前时,是否也会去考虑他人的利益呢?也许你会,也许你不会,不管怎样结果都已注定。
  理性看待食品安全溯源
  相反的,还有一些企业同样以利益为出发点专注食品安全溯源。只是他们采用的手法更为温和,更为让人感到顺心。通过理性的分析,基于当前地区、土壤、植被和种植习惯等为源点,进行相关技术开发和实践。
  利用RFID核心传感技术从种子下地,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以及当前空气质量进行数据检测、收集和分析,总结出一套最为合理的答案反馈给农民使用者。并将种植者定期对生长植被的喷洒农药情况进行了解,借助云端技术将信息传递给产品收购加工厂,让他们第一时间获知哪些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或养殖的牲畜、家禽等可投入市场进行销售。
  收购生产厂商对产品进行收购、生产加工、消毒等流程后再利用二维码技术将其推向市场。此时销售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与菜市场、超市及食堂进行推荐时,可以让对方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了解到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监控。即使此时出现安全问题,也可以利用云平台所存储的监控数据进行监察,从而实现食品安全追溯过程。
  其实,食品安全追溯只是一个全流程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的统称,二维码和RFID技术也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项辅助功能而已。真正能够发挥其价值的还要看企业自身,不同市场定位,获得不同结果响应。是基于利益而追随潮流,还是基于潮流追随利益,全都来自于企业自身定位。一家成功的企业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关注眼前利益,更多的将专注点集中在全流程保障,那样所获得的价值远大于销售单一监控产品得到的。
  因此,二维码和RFID不应被看作是食品安全追溯过程中的重点,它们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能够帮助农民、企业、生产厂商和监控部门实现安全流程监控的一个助力。只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物联网相关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所在,反之将会被业界所唾弃,被人们所遗忘。